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清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举国震动。面对列强瓜分中国的严重危机,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先进知识分子大声疾呼变法自强,挽救危亡,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改革旧教育,建立新学堂成为变法的第一要务。1896年6月,刑部侍郎李端棻奏《请推广学校折》,提出在京师设立大学堂。1898年6月11日,光绪颁布“明定国是”诏书,正式宣布变法。诏书强调:“京师大学堂为各行省之倡,尤应首先举办。”7月3日,光绪批准了总理衙门上奏的《遵旨筹办京师大学堂并拟开办详细章程折》。章程由梁启超起草,体现了维新派的教育改革思想。章程规定:“各省学堂皆归大学堂统辖”,学堂培养“非常之才”,教学内容应“中西并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