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称是卡拉施效应,化学用语,是过氧化物效应的别称。
     卡拉效应指在光照或过氧化物存在下,氢溴酸与不对称烯烃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的加成产物与按照马尔可夫尼可夫规则所预测的结果正好相反。这类化学反应结果称为过氧化物效应,因为在1933年被科学家卡拉施发现,又称为卡拉效应。
卡拉效应
含有离子型带电粒子的油的损耗因数减小得少的现象被称作卡顿(Garton)效应。
在工作电场强度下,油浸纸绝缘纸纤锥间隙中油的损耗因数可以比由标准测量电极测得的油的损耗因数减小1~2个数量级。
含有离子型带电粒子的油的损耗因数减小得少的现象被称作卡卡拉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