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bigaoxia
辟[bì]
〈名〉
1、 (会意。小篆字形,从卩,从辛,从口。“卩”,音 jié,甲骨文象人曲膝而跪的样子。“辛”,甲骨文象古代酷刑用的一种刀具。本义:法律,法度)
2、 同本义
辟,法也。从卩、从辛,节制其罪也。从口,用法者也。——《说文》
3、 君主
辟遏有德。——《汉书·五行志》。注:“天子也。”
4、 古称官吏
厥辟不辟。——《礼记·坊记》
5、 罪,罪行
言奇者见疑,行殊者得辟。——《汉书》
〈动〉
1、 通“避”。回避,躲避
使咸知王之好恶辟行之。——《周礼·掌交》
2、 征召来授予官职
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后汉书·张衡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