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王攘夷是根据当时东周的社会形势而出现的一种双赢的策略。
周平王将国都东迁洛邑(洛阳)后,周王失去了对诸侯国的控制力和号召力,王室衰落。地方经济的发展,使一些较大的诸侯国崛起,出现了大国争霸、诸侯称雄的局面。当时戎狄等边境族群趁机入侵,造成耕稼文化衰落,华夏文明面临空前的危机。
这时急需一个有影响力和号召力的共主来组织各国抗击戎狄入侵,保卫中原的安全。
当时周王室还是名义上的天下共主,王室很不满诸侯国不把自己放在眼里,希望有诸侯出头维护天子尊严而想称霸的诸侯国则需要一个名正言顺的理由来谋划争霸事业,王室和诸侯有了共同的利益诉求。在这种形势下,齐桓公在丞相管仲的辅佐下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
尊王就是共同尊崇周王,攘夷就是共同驱逐戎狄等边境族群的入侵。同时,建立诸侯联盟,订立互相协助、抵制外族、安定王室的盟约。这便是最早的国际联盟。
尊王攘夷的实质就是大诸侯国“挟天子以令诸侯”。例如,公元前681年,宋国发生内乱,原国君被杀,齐桓公请周王确定宋国的君位。周王觉得齐桓公尊重自己,就让齐桓公去处理,齐桓公实际上行使了周王的权力。
通过尊王攘夷,周王室在形式上维护了天子尊严,争霸诸侯国以尊王攘夷的名号壮大自我实力,吞并其他诸侯国,达到称霸的目的。王室和诸侯各取所需,皆大欢喜。
孟子说,春秋无义战。岂止春秋,纵观整个中国历史,乃至整个世界历史,从来都没有纯道义上的战争。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无论是齐桓公带领各国军队帮卫国驱除戎狄,还是欧洲中世纪法兰克国王帮助教皇平定伦巴底人的入侵,都是带着不为人知的目的。
在尊王攘夷中获得第一波红利的是齐国,尊王攘夷让齐国取得了先发制人的优势,齐国可以以此号令和打击诸侯。齐桓公要当霸主,不能光靠武力征服,得人心者得天下。在争霸的路上,除了要有强大的武力为后盾,还得取得中原各国的信任和支持。
由于齐国召集诸侯国订立了互助的盟约,诸侯国一旦有事,首先就向齐国求救。山戎攻打燕国时,燕国向齐国求救,齐桓公带兵打败山戎北方的敌人进攻卫国,齐桓公立即派军队赶跑狄人狄人进攻刑国,齐桓公召集宋、曹两国前去援助。刑国国都被破坏,齐桓公就为刑国修筑一座新城……
齐桓公和齐国为盟国出力又出钱,在中原各国中有了更高的威望。
而其他类似晋国、楚国、秦国等几个大诸侯国,却趁齐国维护世界和平之际闷声发大财。他们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不断兼并别国,大力发展本国经济和军事力量,为争霸紧密锣鼓地准备。
齐国虽然在争霸路上取得先机,但为此也承担了太多帮助盟国的责任,无形中削弱了齐国先前取得的经济、军事上的优势,为其在战国的争霸中最终落败而埋下隐患。
所以说,尊王攘夷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就所向披靡,用得不好就自断其臂,可惜齐桓公没能用好尊王攘夷这把剑,在没有晋国、楚国、秦国等大国参与的诸侯联盟中过多地消耗了齐国的实力。因此,在战国时期,齐国无法剑指江南,也没能成为逐鹿中原的最终赢家。
尊王攘夷对后世影响很大,后来西汉七国之乱提出的“诛晁错、清君侧”,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或多或少都受到尊王攘夷的影响。
尊王攘夷有利于什么
尊王攘夷在中国历史上多为正面评价。如孔子称赞管子尊王攘夷的功绩:“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朱熹亦称其“尊周室,攘夷狄,皆所以正天下也。”顾炎武更称其“春秋之义,尊天王攘夷狄,诛乱臣贼子,皆性也,皆天道也。"
另一方面,一些诸侯以尊王的名义互相讨伐争战,称霸称雄,东周历史上出现了春秋五霸、战国七雄。这属“尊王”或者假借“尊王”名义扩张自己利益的的行为,但并非攘夷,而是华夏诸侯国之间的内战。诸侯争霸的行为,正是孟子所说的“春秋无义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