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诗人,韩愈的《原道》。

坐井观天:拼为zuò jǐng guān tiān。比喻眼界小,见识少。出自唐代诗人,韩愈的《原道》。世界无限广阔,知识永无穷尽。如果把自己看到的一个角落当作整个世界,把自己知道的一点点知识看作人类文化的总和,那就会跟枯井里的青蛙一样,成为孤陋寡闻、夜郎自大和安于现状的反面角色。从这则寓言故事概括出来的成语“坐井观天”,常常被用来讽刺那些见识短浅而又盲目自大的人。

坐井观天选自那本书

最早出自于唐·韩愈《原道》:“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这个寓言故事后来被提炼为成语“坐井观天”。

井底的青蛙认为自己所看到的天空就是全部天空,它不相信世界上还有海洋那样辽阔的存在。青蛙没有走出过那口井,就像是有的人从没有走出过自己原有的生活环境,还目光狭隘地怀疑他们没有见到过的世界。自然是伟大的、无穷的,相比之下,个体是那么的渺小。自然界有太多我们未知的东西。人只有深入自然去观察,才能增加知识,变未知为已知。人应当冲破束缚自己的枷锁,勇敢地走向外面。只有努力去接触自己未曾见过的新天地,才能丰富自己的生命,升华自己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