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翎队是抗战时期,活跃在白洋淀上的抗日武装,全称是“安新县第三区小队”,刚成立时队伍有40余人,经过不断发展,鼎盛时期达到90多人。

雁翎队的名称来源于主要武器—大抬杆,主要使用火药,在船上发射,为了防止火药被水打湿,队员们在火门上插上大雁的羽毛,所以起名叫雁翎队。

著名的抗战电影《小兵张嘎》,即是取材于雁翎队的战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