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翎队是抗战时期,活跃在白洋淀上的抗日武装,全称是“安新县第三区小队”,刚成立时队伍有40余人,经过不断发展,鼎盛时期达到90多人。
雁翎队的名称来源于主要武器—大抬杆,主要使用火药,在船上发射,为了防止火药被水打湿,队员们在火门上插上大雁的羽毛,所以起名叫雁翎队。
著名的抗战电影《小兵张嘎》,即是取材于雁翎队的战斗生活。
原创 | 2022-12-06 14:11:37 |浏览:1.6万
雁翎队是抗战时期,活跃在白洋淀上的抗日武装,全称是“安新县第三区小队”,刚成立时队伍有40余人,经过不断发展,鼎盛时期达到90多人。
雁翎队的名称来源于主要武器—大抬杆,主要使用火药,在船上发射,为了防止火药被水打湿,队员们在火门上插上大雁的羽毛,所以起名叫雁翎队。
著名的抗战电影《小兵张嘎》,即是取材于雁翎队的战斗生活。
Copyright 2005-2020 www.kxting.com 版权所有 | 湘ICP备2023022655号
声明: 本站所有内容均只可用于学习参考,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47085,108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