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御门听政有严格的时间,每年春夏两季在卯正(清晨6时),秋冬两季为辰初(清晨7时)。而有的大臣家往往距皇宫数十里之遥,为了不误早朝,常常半夜三更就得起身梳洗往城里赶。

康熙帝体谅大臣的苦衷,特谕将早朝时间延迟半个时辰,并嘱咐年力衰迈及偶患疾病的大臣先在家吃点糜粥,再来上朝也不迟。

听政时,皇帝坐在临时安设在中间的宝座上,宝座前摆置黄案,后安置屏风。黄案前铺好跪奏者用的毡垫。起居注官立于西侧,面向东林、科道官立于阶下西侧,内阁事先传知的各部院等奏事的官员跪在东侧,面向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