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为块墨和墨汁两种。中国画的墨(块墨),因制作原料不同,可分为油烟墨、漆烟墨、松烟墨三种。

  墨是我国书写、绘画必不可少的黑色颜料,主要分成松烟和油烟两大类。一些牍简、历代书画,虽经上千年的岁月沧桑,被虫蛀残缺,但上面的墨色却依然清晰可见,这不能不说是墨的功绩。

人工制墨,目前发现最早的是湖北云梦睡虎的秦墓中出土的墨块,而最完整的则见湖北江陵凤凰山西汉墓中出土的颗粒状墨丸。 与墨丸同时出土的还有毛笔、末书写的木牍、石砚等,成为一套完整的 “ 文房四宝 ” 。

隋唐制墨业继往开来,从颗粒状的墨丸,发展到刻模套印制成的墨条、墨锭,烟的质量、配方和制墨工艺等均有提高。这对书画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如国画的“墨分五色”就为武则天时的画家殷仲蓉所创,中国水墨画由此而起。

  制墨高手辈出,唐代易水的制墨名家祖敏,深受朝廷赏识,被封为墨务官。当时墨的产地主要在河北、山西一带多松的地区。而后,一位名叫奚超的制墨家率家南迁,到安徽歙州发展制墨业。

其子廷?所制之墨“丰肌腻理,光泽如漆”,得到南唐后主李煜赞赏,并赐国姓,从此“李廷?墨”誉满文坛。 。而歙州后称徽州,徽州的制墨业在李氏的影响下迅速发展,成为全国主要的产墨地区,徽墨从此声名日著,冠于天下。

在同一时期,苏、浙、闽、赣、湘、川、晋、豫等地的制墨业也相继发展。这时的松烟墨、漆烟墨,在质量和制作技艺方面都得到进一步提高,同时还研制出了上等的油烟墨。徽墨在宋时享有很高声誉,到明清进入提高发展的上升时期。

墨汁大致分为哪两种

墨汁大致分为传统碳烟墨汁和石化碳烟两种。墨汁的主要原料为炭烟、胶料、添加剂和溶液等,一般经由机械的加工而成。炭烟的种类繁多,包括各种矿植物及动物原料经燃烧或热分解而成。

胶则除动物胶外,多采植物胶(阿拉伯胶)或各种合成胶如压克力胶、聚醇树脂等。

添加剂则有各式稳定剂、渗透剂、湿润剂、防腐剂、芳香剂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