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如下
一、知错不改
子曰:德之不修,字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
释义:孔子说:不修养品德,不讲求学问,明知道什么是正确的事,却不去做,对缺点和错误不能改正,这都是我所忧虑的。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偏偏有很多人,明知道自己是错的,就是不想改。
为什么不想改呢因为嫌麻烦,因为惯性,因为心存侥幸。
比如说酒后开车。
明知道不对,明知道有危险,可是为什么还是明知故犯,就是因为侥幸心理,觉得自己不会那么倒霉,出事故被抓这些跟自己没关系,岂不知,只要有可能发生,往往真的就会发生,所以任何时候,不要抱着侥幸心理,是错误,就要改正,是缺点,就该纠正,知错不改,如同服用慢性毒药,会一点点侵蚀掉自己是福报和好运!一旦大错铸成,后悔莫及。
二、顽固不化
有些人天生倔强,他认准的事儿,明明是错的,也认为是正确的,谁的劝都不听,一意孤行向前走,十头牛都拉不回来
楚霸王项羽就是这样的人。当初,范增看出来刘邦的野心,实力一天天壮大,就想趁鸿门宴这个机会,一举除掉刘邦,任范增各种精心安排,百般规劝,项羽就是不动手,结果刘邦有惊无险,逃过一劫,正是由于项羽的顽固不化,听不进人劝,一意孤行,导致越混越惨,最后天下丢了,命也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