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开发较早,远在一万多年前就进入了母系氏族社会,开始过定居的农耕生活,普遍使用了石器、骨器、蚌器,并烧造陶器,种植水稻,饲养家畜,建造“干栏”式住宅。距今三千年左右开始铸造铜器,步入阶级社会,并与中原地区有经济和文化交往。

公元前二一七年至二一四年,秦始皇为统一岭南,在广西兴安境内修灵渠,把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连接起来,除了实现当时的军事目的之外,对促进广西与中原的经济、文化交流也起了很大作用。秦汉以后,历代都有不少中原人民因战乱等原因迁入广西,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到了唐代,朝廷派遣或被贬到广西的官吏,如柳州刺史柳宗元等人,都很重视农田开垦和水利兴修,除不断修缮疏通灵渠外,还开凿了沟通漓江与洛清江的相思隶运河,凿通了防城江山半岛的潭蓬运河。同时发展矿冶业、手工纺织业等,使广西的经济得到了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