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需要,只在上朝时必须带着。

所谓“笏”,相当于古代的多功能笔记本。在纸被发明之前,官员们在谈论事情的时候会需要写下一些东西。东汉《释名》记载:笏,忽也,备忽忘也。简单的说就是,大臣们怕上朝议事,突然忘了自己应该说些什么,怕耽误了事情,于是把要讲的事情都写了下来。而当时用作备忘录的记事本就是这个笏板。

《礼记》:凡有指画于君前,用笏,造受命于君前,则书于笏。就因为那时候没有纸,所以只能用笏当备忘录写笔记。一般来说,笏板最初是由木头或竹子切成薄片制成的,所以“笏”就是竹字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