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时候没有时钟,是靠时辰来计时的,一天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二个小时,是采用地支表示十二时辰。他们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对应的时间是0,2,4,6,8,10,12,14,16,18,20,22。以上时间是正时,前后各一个小时。例如,子时是23点到1点。
下午5点45分是酉时3刻。
下午5点45分是什么时辰
下午5点45分是酉时,下午5点到7点这两个小时都是酉时。酉时是十二时辰的第十位。古人根据十二生肖动物出没的特点和人类生产和生活的习惯,将十二时辰和十二生肖相对应。黄鸡催眠丑时鸣,白日催年酉前设。鸡酉时入巢,所以酉时对生肖鸡。
下午5点45分是什么时辰
下午5点45分是酉时。
根据古代计时法,每日17时至19时即是酉时,酉时又叫日入。酉时被认为是鸡开始归巢的时间,如诗句“黄鸡催晓丑时鸣,白日催年酉前没”。中国古人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等於现今的两小时。相传是古人根据中国十二生肖中的动物的出没时间来命名各个时辰。十二时辰制。西周时就已使用。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