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避难逃灾
【拼音】: bì nàn táo zāi
【解释】: 避:躲避。逃脱灾害侵袭,避免罹难之祸。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85回:“争奈宋江出身微贱,郓城小吏,犯罪在逃,权居梁山水泊,避难逃灾。”
关于躲避的成语
躲灾避难
拼音:
duǒ zāi bì nàn
解释:
躲:逃避避:避开。闪躲与逃避灾难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八回:“今日权且去沧州躲灾避难,早晚天可怜见,放你回来时,依旧夫妻完聚。”
语法:
躲灾避难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示例:
姜树茂《渔岛怒潮》第三章:“带着红布吉利,能躲灾避难,快过来缝上!”
关于躲避的成语
表示避开的词语:
【避而不谈】:躲避开而不肯说。指有意回避事实。
【避烦斗捷】:指避开烦难而比赛简捷。
【避繁就简】:避开繁杂的,从事简单的。
【左躲右闪】:向左和向右躲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