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扇面》是一首著名的天津民歌,收录于《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天津卷》,因其流行,所以版本众多,难以统计,比如著名艺人王秀卿一人就会唱6种曲调,而在80年代搜集民歌(后成《中国民间歌曲集成》一书,可谓民歌大全)仅在北京一地,各种版本《画扇面》就有三十多种,而天津河北一带,也有十来种唱法。
其他地区,也有不同种类的画扇面,比如二人转小帽,也有《画扇面》。
民歌小调有“十唱九不同”的说法。《画扇面》传遍大江南北,民间竞相传唱,长久不衰,所以曲调唱词差异很大,比如主人公白俊英,就有白仲英(白俊英行二,根据伯、仲、叔、季排列,就是仲英),白秀英(老郭版本唱为秀英)白二姐等等不一而同。不过万变不离其宗,故事发生地点都是白俊英的老家柳口,也就是“天津卫城西杨柳青”所以这首《画扇面》属于天津民歌
画扇面属于哪个剧种
民间小调
《画扇面》是民间小调的一种,民间小调是中国民歌体裁类别的一种,一般指流行于城镇集市的民间歌舞小曲。经过历代的流传,在艺术上经过较多的加工,具有结构均衡、节奏规整、曲调细腻、婉柔等特点。民间俗称很多,如小曲、俚曲、里巷歌谣、村坊小曲、市俗小令、俗曲、时调、丝调、丝弦小唱等。
《画扇面》是一首明清俗曲,即所谓“俚曲”。民间小调多数属分节歌形式,一曲多段词,常采用四季、五更、十二时等时序体,多侧面、较细致的陈述内容。为适应多段词的需要,其曲调则概括、凝炼地表达某种情绪,曲调性强、旋律流畅、婉转曲折,旋律线丰富多变,表现力强。
《画扇面》随着流传,成为城镇民歌的经典作品,成为北方民间的一个音乐母题,地方艺术便在这种流唱小曲中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