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数据对于报道客观事实、辨伪、溯源、核证、识别、比对、推断、预测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它不仅将带来对新闻传统业务和媒体技术的影响,还将引起观念、方法乃至传媒业务模式方面的变革。

源数据具备的特性:

1、源数据采集能力是公众对报道内容可溯、可证的要求

毋庸置疑,由于难以核查的信源增加和传播平台泛众化等因素,对于真相与事实报道的识别难度不断增加。

与此相关,报道取得公众信任的成本也在不断加大。

新闻报道被屡屡反转或推翻加深了公众对于披露机构和报道者的怀疑,公众对报道内容实时、动态、可溯和可证的要求,使源数据记录的重要性彰显,也直接影响披露媒体的公信力。

2、信息来源的单一化和传统报道采集方式的落后是报道失实的重要原因

众所周知,新闻内容角度的不同会带来不同的传播效果。

其本质是小数据、少角度和短视野带来的客观性和全面性的缺失。

而不完整、不完全数据所反映出的信息,往往导致相关性与因果性逻辑的混淆,使报道片面、局限和难以印证。

3、媒体融合转型不应忽视前端数据采集与感知能力建设

媒体融合转型的探索强化了新技术在报道内容包装、形式优化、姿态亲和以及互动体验上的应用,也加大了多种传播样式在组织重塑和流程再造方面的改革,但对报道前端的信息采集方式和技术探索远未重视。

数据源头失真、感知能力不足成为传统媒体失敏、失聪的重要原因,极大地限制了媒体事实报道的水平和效率,进而进一步削弱了媒体行业在公共决策、社会治理、生产生活中的影响力。

4、“源数据”需要从理论到方法,从观念到业务规划、技术支撑、管理协同、业务模式的体系性建构

“源数据”虽只是数据体系建设中的一个部分,但却会影响到采写、复验、编辑、审核及考核评价等各个环节的变革,涉及业务逻辑的全链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