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金文,初见于隶书。
“槟”,现代汉语规范二级字,普通话读音为bīn,最早见于隶书中,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
“槟”的基本含义为苹果属中的一种,如槟子引申含义为植物的果实,如槟榔。
基本信息
中文名槟同音字宾斌繁体檳释义苹果属中的一种常绿乔木注音ㄅㄧㄣ(bīn)、ㄅㄧㄥ(bīng)
字源演变
“槟”,字初见于隶书,最终逐渐演变成楷书体简化版的“槟”。其字源演变图如下[2]:
槟的字源演变图
详细释义
拼音
bīn
名词
苹果属中的一种,比苹果小,熟的时候紫红色,味酸甜,略有点涩
槟子
bīng
名词
常绿乔木,生长在热带,果实可食,亦可入药。
古籍释义
康熙字典
未收录“槟”字头,请参考“㰋”字:
【唐韵】必邻切【集韵】【类篇】民切,音賔。榔,木名。【类篇】树无枝,实从心出。详榔字注。
说文解字
未收录“槟”字头,请参考“㰋”字:
木也。从木声。符眞切〖注〗频。
说文解字注
(㰋)㰋木也。未详。疑卽仁频也。上林赋有仁频。孟康曰:仁频,椶也。李善曰:仙药录云:㯽榔一名椶。然则仁频卽㯽榔也。从木频声。符眞切。十二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