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的这个字是平声字,属于平水韵的平声十五删韵部。
山  拼音:shān 韵部:删
〈名〉(象形。甲骨文和金文字形,象山峰并立的形状。“山”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隆起部分)
十五删平声 山  颜 閒 闲 攀 湾 讪 锾 跧蕳 圜 豩 黫 澴 憪 擐 僝 嬛 闩 獌 虨 痫 豻 鬝 狦 轘 葌 虤 藖 眅 澖 瞯 矕 攽 糫 狠 鳻 螌 朌 掔 羴 詽 睔 覵 漹 靬 邖 羟 硍 顅 肦 臤 楌 馯 譠 寰 鬟 悭 顽 
山的平仄
山在古韵是平声还是仄声
上平韵。在“十五删”里。
南宋平水人刘渊,在著《壬子新刊礼部韵略》时将同用的韵合并,成107韵。同期山西平水官员金人王文郁著《平水新刊韵略》,为106韵。清代康熙年间编的《佩文韵府》把《平水韵》并为106个韵部,上平声十五部,如一东、二冬、三江、四支等下平声十五部,如一先、二萧、三肴、四豪等上声二十九部,如一董、二肿、三讲、四纸等去声三十部,如一送、二宋、三绛、四寘等入声十七部,如一屋、二沃、三觉、四质等。这就是后来广为流传的“平水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