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现代汉语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普通话读音为huī,最早见于秦系简牍中,在六书中属于会意字。
“灰”的基本含义为物体燃烧后剩下的东西,经烧制后形成的产品,如纸灰、灰烬引申含义为尘土,如灰尘。
在日常使用中,“灰”也常做形容词,表示暗淡懊丧,如灰哑。
字源演变:“灰”字本义为火后余烬,是一个会意字。在古文字形中,“灰”上边为一只手的形状,下边为燃烧着的火。
整个字形的意思是火熄灭后,可以用手触碰的剩余物是灰。现在,“灰”也指尘土,如灰尘。
“灰”还表示一种心情状态,如“灰心”、“心灰意懒”。此外,“灰”也指颜色,即灰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