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程漂的特点是长脚、短身、长尾,翻身与到底都偏慢,全水层搜索鱼层和信号,更适合在面对有草鱼、鳊鱼、翘嘴等中上层、中下层鱼种的水域使用。

如何在钓鱼时选择正确又适用的浮漂呢,这当中也有不变的几个基础原则,除了特殊情况以外,都应遵循这些原则去选择浮漂。在面对不同水情、鱼情用对了浮漂,渔获自然而然的就增加了。

行程漂适合在什么水域用

行程鱼漂一般适合钓1米至4米深水。

鱼漂对整个钓组的状态有很大的影响。如果你希望垂钓结果变得很好,就得以实时的鱼情为依据去选一支合适的鱼漂。现在每个渔具店里几乎都有很多种鱼漂。要想买鱼漂容易,但是要想买到一款适合钓行程的鱼漂,就需要注意很多问题了。

一、钓行程的鱼漂,漂尾要长、要粗。

1、漂尾要长。

正常情况下,漂尾短于十一目的鱼漂,就不适合钓行程了。用来钓行程的鱼漂,长度一般都在二十厘米左右。具体的目数,钓客可以依据具体情况去调整。

就目前来讲,有些鱼漂的设计者,往往偏好于将垂钓鲤鱼的鱼漂的前三目设计的长一些。料想它们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让钓客在进行守钓的时候可以更精准更清晰的看到鱼漂的动向。并且,让钓客对垂钓之中出现的那些截口、以及吃饵情况看得更加清楚。另外,那些漂身有不少对比色的鱼漂,也是很适合钓行程的。毕竟,颜色分明的鱼漂,观察起来更容易。

2、漂尾要粗。

如果你将鲫鱼为了垂钓过程当中的对象鱼,那么就应该用漂尾偏细的鱼漂。如果你将某种大型鱼种定为了垂钓过程当中的对象鱼,那么就应该用漂尾偏粗的鱼漂。需要说明一点,我们一般讲小于0.5mm的漂尾,称为细漂尾将高于0.5mm的漂尾,称为粗漂尾。

漂尾粗了以后,就可以承受更大的饵重了。在正常情况下,钓客都会采用搓饵的方式来钓大鱼。而且,因为大鱼的嘴巴大,所以我们搓的饵也不小。搓出来的饵,很可能一个就能把鱼漂往下压七目左右。如果在这种情况下用细尾鱼漂,鱼漂就很可能下去接近二十目。如此一来,就没办法进行调钓了。钓小型鱼种时,饵又小又轻,基本上用细尾的鱼漂也没有什么问题。

二、钓行程的鱼漂,漂身宜短。

不管是要钓半水,还是需要钓从水域上层到水域底层的全水层,漂身都应以短为宜。不过,如果想要钓半水或者全水层,鱼漂的身子就需要粗一些了。但是如果你想要钓底,那么鱼漂的身子就不能太粗。

之所以要用短漂来钓行程,主要是想让水中的阻力有所增加。这样的话,钩饵就可以在各个钓层停留更长的时间了。一旦钩饵停留的时间长了,鱼类想要吃饵就会变得极其容易了。当然,如果是想要钓底,那么漂身可以适当加长一些。毕竟,若是钓底之时所用的鱼漂没有破水性,钓底的效果就很难好起来了。

三、钓行程的鱼漂,漂脚最好长一些、粗一些。

之所以对漂脚有这样的要求,是因为漂尾略长,若是脚部太短,就不太协调了。在用鱼漂时,还得先考虑到鱼漂的浮力。一般情况下,若是鱼漂的浮力很大,鱼漂到达钓点的速度就会比较迅速如果鱼漂的浮力很小,那么鱼漂到达钓点的速度就会慢下来。只不过,浮力太小之时,钩饵在各个水层停留的时间都会变少。如果这样的情况出现了,鱼类就很难吃到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