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变过程:
“且”,初见于商朝甲骨文中,后来陆续在金文、楚系简帛、秦系简牍、说文中发现,“且”字简体版的楷书从秦朝小篆演变而来。
“且”的字源演变图如下:
且的字源演变图
详细释义
拼音
jū
助词
用在句末,相当于“啊”
狂童之狂也且。——《诗·郑风·褰裳》
qiě
代词
此,这今
this
匪且有且,匪今斯今。——《诗·周颂·载芟》。毛传:“且,此也。”
副词
将近几乎
almostnearly
去后且三年。——清·侯方域《壮悔堂文集》
将要
be going towillshall
且当、且然
祸且及汝。——清·魏禧《大铁椎传》
暂且姑且
justfor the time being
你且等一下、这事且放一下
甚且心之所以清。——清·刘开《问说》
且的演变过程
“且”,现代汉语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普通话读音为jū、qiě,最早见于商朝甲骨文中,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且”的基本含义为文言助词,用在句末,与“啊”相似引申含义为多的样子。在现代汉语中,“且”还有敬慎的样子的含义,如有萋有且。
且,象形符号,有二个起源,一是用力打磨石器,用于武器、辅助类农具二是公平切分祭祀的肉类。秦灭六国,统一合并类似的象形文字,造成了认识理解的困难。详见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