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提出的问题是学习假言命题时具有典型性的问题。
首先,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只有当前件真而后件假时,该命题才是假的,在其他情况下,充分条件假言命题都是真的。
但同时应该注意到,人们在实际思维过程中运用充分条件假言命题时,并不只是考虑其前后件的真假关系,同时还必须考虑前后件内容上的联系。
你所举的例子就具有典型性:“如果我今天吃了午饭,那么校长就平安无事”。
从形式来看,按照其逻辑联结词来看,这是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命题,根据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真值表,由于其前件真后件也真,因而这是一个真的假言命题。
但是,从内容来看,其前后件之间却没有什么必然联系,仅仅存在一种纯粹的真假关系上的联系。
这种联系当然也有一定意义,但就我们的日常思维来说,却不能仅仅满足于这种联系,而必须要求把这种真假联系和其在内容上的有机联系结合起来。因为,我们日常思维中所考虑和运用的充分条件假言命题总是适应一定实际情况的需要、有其具体内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