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平原迄今为止能追溯到的最早的考古学文化是宝墩文化。在距今4500年左右,成都平原就已经产生了作为蜀文化源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宝墩文化。宝墩文化是文明孕育时期的考古文化,可能由营盘山文化发展而来。
宝墩遗址以成都平原上的新津宝墩村、都江堰芒城村、崇州双河村和紫竹村、郫县古城村、温江鱼凫村等六座史前遗址群为代表。
宝墩遗址既是文明孕育时期成都平原时代最早的古城址的典型,也是四川即将跨进文明门槛的历史见证。
宝墩文化在其自身的发展过程中,陶器制作工艺有所创新,同时还可能受到其它考古学文化的影响。
成都平原考古文化是什么遗址
成都平原史前城址包括位于成都市新津县龙马乡的宝墩古城址、位于郫都区古城乡的郫县古城址、位于温江区万春镇的鱼凫古城址、位于都江堰市青城乡的芒城古城址、位于崇州市上元乡的双河古城址及燎原乡的紫竹古城址等,是迄今所知我国西南地区发现年代最早、规模最大、分布最密集的史前城址群,年代距今约4500~4000年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