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洋兴叹(拼音:wàng yáng xīng tàn)是一个汉语成语,最早出自战国时期的《庄子·秋水》。

该成语原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微小,后比喻因眼界大开而惊奇赞叹或因能力不及而感到无可奈何在句中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望而却步,汉语成语,拼音是wàng ér què bù,指看到了危险或力不能及的事而往后退缩。出处:明·徐光启《复周无逸学宪》:“且以裕蛊所为,思之痛心,望之却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