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动词〉恐惧害怕。《子鱼论战》:“阻而鼓之,不亦可乎·犹有惧焉”【又】〈动使动〉使……畏惧恐吓。《老子》:“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②〈动词〉担心忧虑。《谏太宗十思疏》:“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
惧在古代是什么意思
惧”在文言文中,主要有以下三种解释:
1、表心理活动的动词,意思是害怕、恐惧。例如:
(1) 是以举天下之人,皆恐惧振动惕栗。——《墨子·尚同中》
(2)楚兵惧,自秦归。——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
(3)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左传·庄公十年》
(4)故有知非以虑是,则谓之惧。——《荀子·解蔽》
(5)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2、形容词,意思是惊慌失措的样子。例如:
(1)闻叔孙通之谏则惧然,纳曹相国之对而心说。——班固《汉书·惠帝纪赞》
(2)吴王惧然易容。——班固《汉书•东方朔传》
3、一般动词,意思是恐吓、吓唬。例如:
(1)危以动,则民不与也惧以语,则民不应也。——《易》
(2)围徐以惧吴。——《左传·昭公十二年》
田单乃惧,惧就是惊慌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