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王府中有着一块康熙帝御笔书写的“福字碑”,上面的福字被称为“天下第一福”,据说康熙帝的祖母孝庄六十大寿时,不幸得了一场病,宫中太医束手无策,百般无奈之下,康熙帝决定为祖母请福。
康熙皇帝沐浴斋戒三日之后,一气呵成写就了这幅倾注了对祖母挚爱的“福”字,并盖上了“康熙御笔之宝”大印,取意“鸿运当头、福星高照,镇天下所有妖邪”。
为了永久保存孙子送给自己的这份弥足珍贵的“福”字,孝庄太后临死之前亲自命人将“福”字刻在石碑之上,并一直矗立在宫中。后来乾隆皇帝继位,这块“福”字碑却神秘地失踪了。乾隆皇帝对此事始终无法释怀。
恭王府福寿石来历
恭王府里有一块,由清朝当时的天下第一人,康熙皇帝御笔亲题的福字碑,因此才敢称之为“天下第一福”。这座福字碑,藏在恭王府花园的一座用糯米浆砌筑成的假山秘云洞内,碑高1米左右。据说,这个“天下第一福”福字碑,还真的来历不凡。
康熙十二年(1673年),康熙帝的祖母孝庄皇太后将要过60大寿,不料却重病缠身,久治不愈。宫内的太医用遍了良方名药也未见起色。这时有大臣献策,说可以试试史书上记载的请福延寿的方法。在沐浴斋戒三日之后,康熙凝神运气,用一颗虔诚祈福的心境,一气呵成写下了一个大大的“福”字,并加盖上“康熙御笔之宝”的印玺。将福字精心裱糊后,康熙帝马上送给了孝庄皇太后。孝庄见了欣喜万分,久病的她竟然百病全消,心情舒畅,健健康康过了个60大寿。后来这件事传开了,大家都说皇太后的病好了,全是因为康熙所写的福字。
至于这块天下第一福字碑是如何到了恭王府假山里来的,至今还是一个谜,但是,作为恭王府的“镇园之宝”,福字碑早已经是名扬天下,真的不知道有多少海内外游客,争相前来恭王府一睹其芳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