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的人类在人类学中被称为“完全形成的人”。我国古人类学者把这一进程分作猿人和智人两大阶段,每段再分为早晚两个时期。
人类从大约450万年前才开始实现人猿分离,最终产生腊玛古猿,后来经过两百万年的演化就变为了南方古猿,这也是全世界最早的人类,也可以被称为人类的祖先,之后才逐渐进化出直立行走的特征,并且开始懂得使用石器工具,不过这还是早期猿人时期。
等到了晚期猿人时,也就是差不多150万年左右,人类祖先的脑容量就开始暴增,这时也发现了最重要的资源-火,于是才有了bj猿人等一系列物种,等到10-5万年前的时候则古猿的特征越来越少,而现代人类的特点开始显现,比如尼安德特人就是这样,直到4-5万年前的时候,人类才真正的成为了智人,进化也越来越快速,最终产生了社会、文化,还延伸出了绘画、雕刻等艺术思想。
人类进化的两个分支
经过漫长的进化过程一步一步发展而来,现时生物学及考古学界一般认为,人类起源于类人猿,目前对现代人类的早期演化历程主要有两种理论:
即单地起源说和多地起源说。
19世纪时西方国家的人类学家抱有种族歧视观念,大部分同意多地起源说,认为白种人和其它人种起源不同,从根本上就处于一个优越的地位.20世纪的新考古发现、基因检测技术发展和思想进步,导致大部分科学家同意单地起源说,但随着新考古发现的不断出现,有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开始考察多地起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