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大佛开凿于质地疏松容易风化的红砂岩上,历经一千多年的风雨,依旧保持着雍容的盛唐风貌,除了历代的维护,还得力于大佛本体设计巧妙的排水通风系统。

首先,大佛的发髻在第4层、第9层和第18层分别有三条排水沟,有效减免了雨水对大佛面部的直接冲刷,同时,大佛的衣纹线条也是隐蔽的排水沟。

其次,在大佛的耳朵和肩膀背后凿有通风洞穴,有效缓解了岩体渗水对佛身的侵蚀。最后,大佛阁的覆盖也对大佛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大佛阁存世四百多年,于宋元之际损毁,今天我们看到的乐山大佛已曝露在天地间800余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