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战争,从古至今都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全国性整体活动,从人员动员,作战物资运送,辅助物资运送,到作战情报,命令传达,人员调集等等方面,都需要一个安全稳定的大后方来保证。
如果内部出现问题,将大大增加战争成本,甚至可能输掉战争,为了安全高效的运作战争机器,内部的安全与稳定是必须的。
所以,无论对外的防御作战还是进攻作战,都需要先把内部问题解决掉。
孙子兵法攘外必先安内
“攘外必先安内”
1、基点是强调先安内,将安内摆到首要位置,以安内为攘外的必要条件
2、同时,也未否定攘外的必要性,将攘外悬为政策的基本目标。
也就是说,先安内的判断,是和攘外的目标相联系的,要攘外必须先安内,攘外是目的,安内是基础。
3、出处
最早的出处是宋初宰相赵普在给宋太宗的折子中说“中国既安,群夷自服。是故夫欲攘外者,必先安内。”
当内外交困,面临重大统治危机时,历代统治者为应付危机、维护统治,常常以安内为中心,“安内”、“攘外”并举。
4、事例
春秋时期,面对外部戎狄侵扰,内部王室衰微、诸侯相争的局面,管仲为齐桓公提出口号“尊王攘夷”——先“安内”以“尊王”,“尊王”而后才能“攘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