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样品管理除用于现场测定的样品外,大部分水样都需要运回实验室进行分析。在水样的运输和实验室管理过程中应保证其性质稳定、完整、不受沾污、损坏和丢失。现场测试样品,应严格记录现场检测结果并妥善保管。

实验室测试样品,应认真填写采样记录或标签,并粘贴在采样容器上,注明水样编号、采样者、日期、时间及地点等相关信息。在采样时还应记录所有野外调查及采样情况,包括采样目的、采样地点、样品种类、编号、数量,样品保存方法及采样的气候条件等。

(2)样品运输水样采集后应立即送回实验室,根据采样点的地理位置和各项项目的最长可保存时间选用适当的运输方式,在现场采样工作开始之前就应安排好运输工作,以防延误。样品装运前应逐一与样品登记表、样品标签和采样记录进行核对,核对无误后分类装箱。塑料容器要塞进内塞,拧紧外盖,贴好密封带,玻璃瓶要塞紧磨口塞,并用细绳将瓶塞与瓶颈拴紧,或用封口胶、石蜡封口。待测油类的水样不能用石蜡封口。

需要冷藏的样品,应配备专门的隔热容器,并放入制冷剂。冬季应采取保温措施,以防样品瓶冻裂。为防止样品在运输过程中因震动、碰撞而导致损失或沾污,最好将样品装箱运输。装运用的箱和盖都需要用泡沫塑料或瓦楞纸板作衬里或隔板,并使箱盖适度压住样品瓶。样品箱应有“切勿倒置”和“易碎物品”的明显标示。

样品运输管理有什么注意事项

国内运输∶新型冠状病毒毒株或其他潜在感染性生物材料的运输包装分类属于A类,,对应的联合国编号为UN2814,包装符合国际民航组织文件Doc9284《危险物品航空安全运输技术细则》的PI602分类包装要求环境样本属于B类,对应的联合国编号为UN3373,包装符合国际民航组织文件Doc9284《危险物品航空安全运输技术细则》的PI650分类包装要求通过其他交通工具运输的可参照以上标准包装。

新型冠状病毒毒株或其他潜在感染性材料运输应当按照《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管理规定》(卫生部令第45号)办理《准运证书》。

国际运输∶新型冠状病毒毒株或样本在国际间运输的,应当规范包装,按照《出入境特殊物品卫生检疫管理规定》办理相关手续,并满足相关国家和国际相关要求。

毒株和样本管理∶新型冠状病毒毒株和相关样本应当由专人管理,准确记录毒株和样本的来源、种类、数量、编号登记,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毒株和样本的安全,严防发生误用、恶意使用、被盗、被抢、丢失、泄露等事件。

负责样本包装和运输的人员应当经过感染性物质包装、运输相关的生物安全培训,并取得相应资格。

样本运输前应当联系接收机构实验室,告知样本送检目的、样本种类、数量和预计送达的时间等。

包装合格的样本(三层包装系统)可通过航空、陆路运输和院内转运。陆路运输应专车运输,并由2名或以上经培训合格的人员护送。院内转运应专人使用标本专用转运箱负责转运,按照医院规定的行走路线,应避免人多拥挤和穿过其他病房楼内。运输途中样本主容器应始终保持直立,运输车辆内或箱内应携带具备清单及有效物品的应急处置箱(包),其中包括个体防护装备、感染性材料溢洒处置器具、皮肤及创口处置器具、医疗废物收集器具以及"生物危险"、"禁止通过"等警示标识。有关单位或者个人不得通过公共电(汽)车和城市铁路运输相关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