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木,八,丷,一
米,现代汉语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普通话读音为mǐ,最早在六书中属于象形字。
“米”的基本含义为谷类或其他植物的子实去了皮的名称,如大米引申含义为国际长度单位,如米尺。
在现代汉语使用中,“米”常用作名词,喻极少或极小的量。犹点滴,如米粒雪(米雪)。
字源演变:米字最早见于商朝甲骨文,于象形字。像一堆米粒之形。
原像在一横的上下各有三点,各个点都像米粒之形。
后来上下中间的两点都变成长竖,又后来两个长竖连在一起,与原有的一横交叉成十字形。
楷书化后,下面左右的两点分别变成了一撇一捺,本义是去掉皮的粮食作物的子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