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矿石矿物。化学成分为CuS。含铜量66.48%,因呈靛蓝色而得名。炼铜的主要矿物原料。晶体为六方晶系,呈六方片状。具平行底面完全解理。金属光泽或光泽暗淡,莫氏硬度1.5~2,比重4.67。主要产于含铜硫化物矿床次生富集带中(由硫酸铜溶液交代黄铜矿、斑铜矿等硫化物而成)。常与辉铜矿伴生,组成含铜很富的矿石。代表性产地为俄罗斯乌拉尔的勃利亚文。热液型成因的铜蓝较为罕见,美国蒙大拿州的比尤特、南斯拉夫的博尔等铜矿床中也有产出。
铜矿石的颜色有哪些
已发现的含铜矿物有280多种,主要的只有16种。除自然铜和孔雀石之上,还有黄铜矿、斑铜矿、辉铜矿、铜蓝和黝铜矿等。我国开采的主要是黄铜矿(铜与硫、铁的化合物),其次是辉铜矿和斑铜矿。
铜黄色的黄铜矿与黄铁矿(硫化铁)有时凭直观很难区别,只要拿矿物在粗瓷上划条痕可立见分晓:绿黑色的是黄铜矿黑色的便是黄铁矿。
铜矿有各种各样的颜色。斑铜矿呈暗铜红色,氧化后变为蓝紫斑状辉铜矿(硫化二铜)铅灰色铜蓝(硫化铜)靛蓝色黔铜矿是钢灰色蓝铜矿(古称曾青或石青)呈鲜艳的蓝色。
铜矿石的颜色有哪些
黄铜矿是 一种铜铁硫化物矿物。黄铜黄色,表面常有蓝、紫褐色的斑状锖色。绿黑色条痕。金属光泽,不透明。无解理。具导电性[2] 。硬度3~4。性脆。相对密度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