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粽子的记载最早见于汉代《说文解字》:“糉(粽),芦叶裹米也。”
当时人们裹粽子采用芦苇叶为主。到了西晋,《风土记》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即改以菰叶。
实际上随着各地移风易俗,不同地方可能采用不同叶子裹粽,如箬叶、芭蕉叶、柊叶、荷叶等,可谓“铁打的糯米,流水的绿叶”。
原创 | 2022-12-05 11:44:59 |浏览:1.6万
关于粽子的记载最早见于汉代《说文解字》:“糉(粽),芦叶裹米也。”
当时人们裹粽子采用芦苇叶为主。到了西晋,《风土记》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即改以菰叶。
实际上随着各地移风易俗,不同地方可能采用不同叶子裹粽,如箬叶、芭蕉叶、柊叶、荷叶等,可谓“铁打的糯米,流水的绿叶”。
Copyright 2005-2020 www.kxting.com 版权所有 | 湘ICP备2023022655号
声明: 本站所有内容均只可用于学习参考,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47085,108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