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中期和后期关于“酸枝木”的记载逐渐出现:如清江藩《舟车闻见录》:“紫榆来自海舶,似紫檀,无蟹爪纹。刳(ku)之其臭如醋,故又名酸紫。”,可见酸紫因其气、色的特征而来,而酸枝则是酸紫的讹写。
清代道光高文静亭著《正音撮要》有“紫榆即孙枝”的记载。
之后“酸枝木”的记载逐渐增多,如王世襄《明式家具研究》、陆志荣《清代家具》、蔡易安《清代广式家具》、何天相《红木鉴定》、徐永吉《红木的种类及其识别》等文献中都有“酸枝木”的描述。所以“酸枝木”一词来源于这种木材的酸香气味。
原创 | 2022-12-05 11:43:33 |浏览:1.6万
清代中期和后期关于“酸枝木”的记载逐渐出现:如清江藩《舟车闻见录》:“紫榆来自海舶,似紫檀,无蟹爪纹。刳(ku)之其臭如醋,故又名酸紫。”,可见酸紫因其气、色的特征而来,而酸枝则是酸紫的讹写。
清代道光高文静亭著《正音撮要》有“紫榆即孙枝”的记载。
之后“酸枝木”的记载逐渐增多,如王世襄《明式家具研究》、陆志荣《清代家具》、蔡易安《清代广式家具》、何天相《红木鉴定》、徐永吉《红木的种类及其识别》等文献中都有“酸枝木”的描述。所以“酸枝木”一词来源于这种木材的酸香气味。
Copyright 2005-2020 www.kxting.com 版权所有 | 湘ICP备2023022655号
声明: 本站所有内容均只可用于学习参考,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47085,108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