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不能安邦武不能定国,贤不能养家慧不能糊口。

邦(拼音:bānɡ)是现代汉语一级字,最早见于甲骨文。本意是指建立土界。后引申为国家、城镇等义。到战国文字中,由会意字变为形声字。会意兼形声字。甲骨文从田,表示建立土界,也即“封疆”之义。所以“邦”的造字本义就是“封界”。古文字中“封”、“邦”本为一字,古汉语名动相因,所以“封邦建国”的中动词“封”和所“封”的名词“邦”本来是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