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代借用民间流传的鹬蚌相争寓言故事来说明赵燕相持会给两国都带来祸害,从而阻止了赵国攻打燕国。
      原文出自《战国策》: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夫也。故愿王之熟计之也!”惠王曰“善”,乃止。
苏岱讲鹬蚌相争这个故事的目的
苏代为赵惠文讲述鹬蚌相争这个故事的目的是告诉他双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
告诫人们做事要权衡得失,不要只想着对自己有利的一面,要相互谦让,退一步海阔天空,一味地相互钳制往往顾此失彼,让他人钻空子。
苏岱讲鹬蚌相争这个故事的目的
苏代为赵惠文讲述鹬蚌相争这个故事的目的是告诉他双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
成语出处
清·湘灵子《轩亭冤·哭墓》:“波翻血海全球悯,问谁敢野蛮法律骂强秦笑他鹬蚌相争演出风云阵。”
词语故事
战国时候,秦国最强。它常常侵略别的弱国。弱国之间,也常常互有磨擦。有一次,赵国声称要攻打燕国。当时,著名的游说之士苏秦,其弟弟叫苏代,他也很善于游说。苏代受燕王的委托,到赵国去劝阻赵王不要出兵。
苏代到了邯郸,见到了赵惠文王。赵惠文王知道苏代是为燕国当说客来了,但明知故问:“苏代,你到我们赵国做什么来了”
“尊敬的大王,我给你讲故事来了。”讲故事,赵惠文王心中不禁一愣。苏代说了这个故事:
一天,蚌趁着天晴,张开两片硬壳,在河滩上晒太阳。有只鹬鸟见了,快速地把嘴伸进蚌壳里去啄肉。蚌急忙把硬壳合上,钳住鹬的嘴不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