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宝玉在经历了富贵闲人、鲜花着锦、众星捧月、锦衣玉食的王孙贵公子的十几年生活后,不学无术碌碌无为毫无功名的前提下,大家族树倒猢狲散后,又经历了人生的悲欢离合、露宿街头、食不果腹以及世态炎凉之后,终于大彻大悟,看破红尘,撒手出家,从这一点看宝玉是一个不负责任的人。
红楼梦最后一回解析
程高本的最后一回是“甄土隐详说太虚情,贾雨村归结红楼梦”如此结束,也是一种处理方法。
第一回便有甄士隐、贾雨村,一真(甄)一假(贾),一冷(淡泊功名富贵)一热(热衷功名富贵),既暗示着全书,将真事隐去,借假语村言,写人间悲欢的艺术手法,也寄寓了全书真中见假、热中觑冷的思想主旨。
到结末一回,甄士隐、贾雨村又一次出现,当时甄士隐早已看破红尘、悟道出世,而贾雨村则几经浮沉,最后“犯了婪索的案件,审明定罪,今遇大赦,递籍为民”
红楼梦最后一回解析
最后一回设计为“警幻情榜”,显然是与第一回所谓一僧一道要到“警幻仙子宫中”,将石头“交割清楚”,以及“多少风流冤家都来陪他们去,了结此案”之类相呼应。
这种呼应固然加强了全书的梦幻、宿命色彩,但主要是出于一种结构上的需要。
这种前后呼应的方法,并非《红楼梦》的首创,只不过《红楼梦》设计得更加细密圆融而已。《水浒传》一开头便是“洪太尉误走妖魔”,住待真人向洪太尉解释说:“太尉不知,此殿中当初是祖老天师洞玄真人传下法符,嘱咐道:“此殿内镇锁着三十六员天罡星,七十二座地煞星,共是一百单八个魔君在里面。
上立石碑,凿着龙章凤篆天符,镇住在此。若还放他出世,必恼下方生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