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级划分理论是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理论的基础,这一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认识阶级本质和阶级关系及其演变规律的科学工具。

马克思恩格斯之前的思想家们没有看到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在阶级划分中的决定作用,他们或被职业的区别、或被等级的分化、或被收入的多少、或被利益的对立等表象所迷惑,没能提出划分阶级的科学标准。

现代西方社会学者的社会分层理论,有意无意地回避阶级的实质,淡化由于生产资料占有关系的不同而产生的阶级鸿沟,企图以阶层的区别替代阶级的划分。

只有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划分理论既找到了由以区分阶级的根本原因,又看到了同一阶级内部除生产资料占有关系外的其他非本质差异,从而对社会为什么和怎么样区分阶级、同一阶级内部又为什么和怎么样区分为若干阶层的问题给予了透彻地说明,是分析社会阶级阶层的科学理论。但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划分理论同样是与时俱进的理论。

当代资本主义和当代社会主义的阶级结构已经出现了许多新情况,亟须我们给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回答。随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与此相应的生产关系的适时调整,其阶级结构不是日益简单化而是更加复杂了,最为突出的就是所谓中产阶级的崛起另一方面,在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如何认识和处理阶级阶层关系,社会主义国家解决得并不令人满意。

特别是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的阶级阶层关系无论在广度还是深度上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这些都要求我们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在坚持马克思主义阶级划分理论的前提下,对这些新情况进行科学分析,丰富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100多年前根据当时西方国家状况所提出的阶级划分理论,从而为我们科学地重新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和当代社会主义的阶级阶层关系这个重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提供理论支持。

阶级划分 理论来源

马克思依据社会成员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及其在生产关系中的地位,提出阶级划分理论,与西方社会学界的非阶级划分形成鲜明对照。

也有学者将马克思的阶级理论归为社会分层冲突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