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玉辞别贾政的赏析:

贾宝玉和秦钟相约到贾家私塾去上学,临走向贾政辞别。贾政对贾宝玉的一番斥骂,真可谓千古绝骂,让人听着淋漓尽致,痛快之至。

贾政冷笑道,宝玉如果再提上学,连他也要羞死了。让宝玉仔细站脏了他的地,靠脏了他的门。短短几句话,贾政恨铁不成钢的严父形象跃然纸上,字里行间满腔的怒气和怨气,让我们感受到贾政那一点即着的火气。

贾宝玉去上学,是用功上进,是值得点赞的事,作为家长,贾政不赞许,不鼓励,火气为什么还这么大呢

贾政作为贾代善的次子,世袭的爵位自然与他无缘。贾政自幼喜欢读书,本想通过科甲获得官职,却因为皇上体恤,被赐了一个主事的官衔。这使得贾政的抱负没得到施展。

所以贾政把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长子贾珠14岁就已进学,娶的又是国子监的女儿,按正常情况一定不负贾政所望,谁知二十岁就一病死了。贾宝玉自然成了贾政唯一的希望。

况且贾赦的爵位怎么都轮不到贾宝玉来袭,想加官进职只有通过科举考试。尽管贾家当前还算名门望族,贾宝玉有贾母和家人宠爱,生活还算优渥,但终久不是长久之计。要想光耀门楣,唯一的出路就是读书。

贾政对贾宝玉的管教非常严厉。抓周的时侯,贾宝玉只抓脂粉钗环,让贾政大失所望。但是贾母对这个衔玉而生的孙子很溺爱,让贾政的管理往往半途而废。

贾宝玉的老师回家去都一年了,贾政为贾宝玉的学业一定非常担忧,让他先上私塾跟着读书,温习从前的功课,等他的老师回来后再在家中跟着老师学。

可以想到,贾政让贾宝玉去上学,说了不止一次了,但每次都让贾母以各种理由阻挡。贾政怎么会不窝火呢。

贾政和贾母,对贾宝玉一个严厉一个放纵。贾政做为儿子,不能和贾母顶撞,久而久之,对贾宝玉学业的荒废也无可奈何了。

当贾宝玉来向贾政辞行,说要去上学,贾政的怒火突然迸发。他想起贾母对儿子的放纵,想起儿子不喜读圣贤书,只喜欢些诗词歌赋,他为儿子的不争气痛心疾首,他为儿子的不思进取恨铁不成钢。

贾政对贾宝玉的斥责,字里行间流露着对贾母放纵儿子的不满,对儿子不思进取,荒废学业的愤怒。但他对儿子主动要去私塾上学,还是有点欣慰的吧。但他如果知道贾宝玉去上学,是为了和秦钟在一块,而不久后就因为秦钟而大闹学堂,又会怎样地火冒三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