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肚鱼

又名泥猛,俗名:褐篮子鱼、篮子鱼、泥猛、象鱼、雉鱼、羊婴、娘呙(闽南叫法),是辐鳍鱼纲鲈形目蓝子鱼科篮子属的一个种。

北海岸冬季藻饵矶钓的三大主角之一,因腹内有一股藻食鱼特殊的臭味而得名。臭肚鱼生活在西印度洋,成群游动,身体呈椭圆形,背鳍和臀鳍是硬刺,这种鱼的颜色是褐色到金色,整个身体带有深色斑纹。

什么海鱼不起白点

黄斑篮子鱼,沿海俗称臭肚鱼。

黄斑蓝子鱼是蓝子鱼科、蓝子鱼属鱼类。鱼体长,侧扁,椭圆形吻突出、三角形,口下位、下颌短于上颌,眼大、眼间隔隆起,前鼻孔圆形、后鼻孔长圆形,尾柄低而长体被细小长薄圆鳞,埋于皮下,背鳍基部近背侧处鳞片较大,头部有细鳞或裸露侧线与背缘平行,伸达尾鳍基部背鳍起点前方有埋于皮下的前向棘,胸鳍呈圆刀形,腹鳍短于胸鳍,臀鳍与背鳍后段几乎对称,尾鳍叉形(幼鱼浅叉形)体黄绿色,其中背部色较深,腹部色较浅,各鳍浅黄色,头部和体侧布有许多长圆形小黄斑(因此得名)。各鳍鳍棘具毒腺。常见个体体重80-120克。[1]

黄斑蓝子鱼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肉味鲜美的近海鱼类,其肌肉的营养成分已具备优质鱼类所有的特性,符合人体的营养需要并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是一种具有较高开发利用价值的优良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