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称筚门。意思是荆条竹木编的门。常用以喻指贫户居室。
   《柴门》是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之一。柴门是指用树枝编扎为门,言其简陋。也作杂木为门,与朱门相对应。收录于《杜工部集》。
        出处:
   《礼记·儒行》:“儒有一亩之宫,环堵之室,筚门圭窬,蓬户瓮牖。” 陆德明 释文:“郑云筚门,荆竹织门也。杜预 云柴门也。”
      明·刘基《<吕周臣诗集>序》:“周臣以通济之才,沉下僚而无怨,筚门陋恭,为诗歌以自适。”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七十三回:“遂揖公子光而进。筚门蓬户,低头而入。”
柴门又称什么
柴门,汉语词汇。
拼音: chái mén
释义:1、用柴木做的门。言其简陋。2、.代指贫寒之家陋室。3、犹杜门,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