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20年代初期,一批来自广东省三水县(现佛山市三水区)的中国年轻妇女迫于生计,背井离乡南下新加坡工作。她们主要在各大小建筑工地工作,以吃苦耐劳著称。
在新加坡,三水妇女多聚居在牛车水区的豆腐街。由于她们来自农村,没有文化,所以除部分到胶厂当杂工外,大多戴上红头巾到建筑工地,做些和洋灰、挑砖块、搬木料的粗活。
每天早出晚归,工作在10小时以上,日工资少的时候仅五六角钱,多的时候也只有十一二元左右。
在新加坡的国庆游行庆典上,其中一辆花车会以他们为主题,他们的故事已经被写进新加坡小学课本中,博物馆设有他们的纪念塑像,甚至出售以她们为原型的玩偶纪念品。
中文名
红头巾
外文名
Samsui women
主要成就
为新加坡的各项建设作出巨大贡献
红头巾的含义
红头巾是早年新加坡对当地从事建筑粗工的广东省三水县籍华侨妇女的称谓。她们头戴鲜红头巾,飘洋过海到异域谋生,面对移民早期恶劣的生存环境,自尊自强、团结协作、无私奉献,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改变自身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