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人口数量:1.26亿(1124年),8060万(1223年)。

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朝代,分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共历十八帝,享国三百一十九年。

太平兴国五年(980年)全国有6418500户,约达3210万人,若加上未列入主客户统计范围的户数则该年有687万户,近3710万人至大观四年(1110年)全国有20882258户,46734784口,经学者考证宋代户口只统计承担赋役的成年男丁,故认为实际人口达11275万,并提出北宋人口峰值出现在靖康之乱前夕的宣和六年(1124年),全国有2340万户,12600万人。

宋金之际因战乱人口大量锐减,靖康之乱前的宣和六年(1124年)南方约有1360万户,到绍兴五年(1135年)南宋境内约有1086万户,5650万人,自平定民乱和绍兴和议后南方人口逐步恢复,至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南宋约有1240万户,6450万人南宋中后期因“人稠地狭”人口增长缓慢,至嘉定十六年(1223年)达到户口峰值,官方统计有12670801户,28320085口,学者考虑到隐户问题认为该年应有1550万户,8060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