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水分活度标准的应该是30%,超过这个粽子就太稀了干燥失重指标反映的是粽子的水分情况。之前的标准要求是“小于等于55%”,现今标准计划调整为“小于等于65%”。“比如山西小米粽,因为小米的颗粒小,吸水面更大,如果按照原来标准,是很难达标的。
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广东的裹蒸粽,按照传统工艺,裹蒸粽要在水里连续煮上七八个小时,那样粽子吸水也很厉害。”粽子馅料水分含量直接会影响到粽子质量间接影响商家利益。
粽子的水分是多少
30%
粽子水分活度标准的应该是30%,超过这个粽子就太稀了。
煮粽子的话,一般情况下在加水的时候一定要稍微多加一些水没过粽子,然后在水盖过所有粽子之后,把手握拳,垂直伸进去,再加水淹没拳头,到达手腕的位置即可。
煮粽子一定要冷水下锅才行,这样锅里的水慢慢加热,粽叶的香味慢慢的解析出来,这样煮粽子的水里都是粽叶的香味,煮出来的粽子会更加香甜可口。还有糯米是浸泡过的,变得有些软了,如果说突然加热,可能外面的糯米因为遇热膨胀导致炸开,所以会变得水央央的像粥一样,而慢慢加热。它会让粽子里的每一颗糯米都吸满水分,像煮米饭一样,慢慢的煮熟,这样棕子里的味道也会更加的浓郁香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