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株待兔是一个寓言故事演化而成的成语,最早出自《韩非子·五蠹》。

这个成语引申义比喻死守经验,不知变通。也用以讽刺妄想不劳而获的侥幸心理在句子中一般用作宾语、定语,多含贬义。

原文是:宋人有耕者。 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