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的科举考试中别称秋闱的是“乡试”。乡试,一般在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
乡试由朝廷选派翰林、内阁学士赴各省充任正副主考官,主持乡试,考试主要考《四书》、《五经》、策问、八股文等,各省多在城东南建立贡院,作为乡试的考场,大门正中悬挂“贡院”二字大匾。
明清时期秋闱指的是什么
明清时期的科举考试中别称秋闱的是“乡试”。乡试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之一。唐宋时称“乡贡”、“解试”。由各地州、府主持考试本地人,一般在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
原创 | 2022-12-04 17:18:54 |浏览:1.6万
明清时期的科举考试中别称秋闱的是“乡试”。乡试,一般在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
乡试由朝廷选派翰林、内阁学士赴各省充任正副主考官,主持乡试,考试主要考《四书》、《五经》、策问、八股文等,各省多在城东南建立贡院,作为乡试的考场,大门正中悬挂“贡院”二字大匾。
明清时期秋闱指的是什么
明清时期的科举考试中别称秋闱的是“乡试”。乡试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之一。唐宋时称“乡贡”、“解试”。由各地州、府主持考试本地人,一般在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
Copyright 2005-2020 www.kxting.com 版权所有 | 湘ICP备2023022655号
声明: 本站所有内容均只可用于学习参考,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47085,108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