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囗”,该字未收录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中,属于生僻字,普通话读音为wéi、guó,最早见于秦朝小篆时代。
“囗”的基本含义为古同“围”引申含义为囗guó。
字源演变:“囗”,初见小篆时代,“囗”字简体版的楷书小篆时代演变而来。
古籍释义:古文围字,回也,象回帀之形也。注详九画。
古文国字,民弱囗强,囗强民弱,有道之囗,务在弱民。古国字皆作囗,盖仓颉所制也。注详八画。
古作方圆之方,按此说无考証,驳之,是。
说文解字:回也。象回帀之形。凡囗之属皆从囗。羽非切。
回也。回、转也。按围绕、週围、字当用此。
围行而囗废矣。象回帀之形。帀、周也。羽非切。十五部。凡囗之属皆从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