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不蔽体
汉语成语,拼音是 yī bù bì tǐ,意思是指衣服很破烂,连身子都遮盖不住形容生活十分贫苦。作谓语、定语、状语指生活贫困。蔽:遮。
成语出处
唐·杜甫《进雕赋表》:“唯臣衣不盖体,学号寄食于人。”宋·洪迈《夷坚丁志·奢侈报》:“妻子衣不蔽体,每日求丐得百钱,仅能菜粥度日。” 
衣旧成语
衣不蔽体、旧病复发
解释:
1、衣不蔽体:蔽:遮。衣服破烂,连身子都遮盖不住。形容生活贫苦。
2、旧病复发:旧毛病发作,比喻老毛病又犯了。
衣旧成语
衣衫褴褛
指衣服破旧。
拼音:yī shān lán lǚ
近义词 :捉襟见肘、衣不蔽体、破衣烂衫、百孔千疮、入不敷出、荆钗布裙、短褐穿结、衣衫不整。
反义词 :衣冠楚楚、绰有余裕、峨冠博带、锦衣玉食、华冠丽服、珠围翠绕、衣衫整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