讳莫如深,三缄其口,半吞半吐,半吐半露,吞吞吐吐,遮遮掩掩,躲躲藏藏,含糊其辞 ,模棱两可,敝帚自珍,守口如瓶,噤若寒蝉,缄舌闭口,缄口不言,默不作声,杜口吞声,秘而不宣,秘而不露,闭口不谈,绝口不提,不赞一词,默默无语,默默无言,哑口无言,缄口结舌
形容说话藏着掖着的成语有哪些
1、讳莫如深 [ huì mò rú shēn ] :讳:隐讳深:事件重大。原意为事件重大,讳而不言。后指把事情隐瞒得很紧。
出 处:《谷梁传·庄公三十二年》:“讳莫如深深则隐。”
2、三缄其口 [ sān jiān qí kǒu ] :缄:封。 在他嘴上贴了三张封条。形容说话谨慎。现在也用来形容不肯或不敢开口。
出 处:《太公金匮》:“武王问:‘五帝之戒可得闻乎’太公曰:‘黄帝云:予在民上摇摇恐夕不至朝。故金人三缄其口慎言语也。’”
3、半吞半吐 [ bàn tūn bàn tǔ ] :形容说话含糊不清,不直截了当。
出 处:清·袁枚《随园诗话》第五卷:“仿王孟以为高,而半吞半吐者,谓之贫贱骄人。”
4、半吐半露 [ bàn tǔ bàn lù ] :形容说话含糊不清,不直截了当。
出 处:《红楼梦》第五十回:“因贾母尚未说明,自已也不好拟定,遂半吐半露告诉贾母道:‘可惜了这孩子没福!前年他父亲就没了。’”
5、含糊其辞 [ hán hú qí cí ] :话说得不清不楚,含含糊糊。形容有顾虑,不敢把话照直说出来。
出 处:宋·袁燮《絜斋集》第十八卷:“是非予夺多含糊其辞公则不然可则曰可否则曰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