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位后不久,深谋远虑的梁武帝就下令建造了很多的寺庙,其中很有名的是梁武帝以自己父母的名义建造的大爱敬寺和大智度寺,寺庙建成后,梁武帝举行了盛大的法事,梁武帝亲自去祭拜,梁武帝的孝行不仅感动了身边的大臣,也感动了全国百姓。

但是,梁武帝心里有数,他并不是要把南朝梁变成佛国,他的另一项重振儒学的大业已经拉开了序幕。

梁武帝还在建康设立了主要招收寒门子弟的五经馆,紧接着下令设立国子学,让皇太子、大臣、宗室王侯学习儒家经典。

梁武帝还下令成了了制礼班子,耗时十一年制定了完整的五礼体系,包括吉、凶、军、宾、嘉等五种礼仪。至此,五礼制度终于成熟起来了。

梁武帝勤于政务,常常按照佛家戒律行事和生活,很节俭,平时穿布衣,吃素食,他还把清规戒律推广到了皇宫内部,六宫嫔妃衣服不能着地,在宫内不得饮酒。梁武帝因此有了另一个称号“荒地菩萨”。

把儒佛集合起来,用佛教撬动儒学观念,是梁武帝治国的理念。梁武帝治国五十年,在此期间,梁朝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军事增强,文化繁荣,诞生了像《昭明文选》《玉台新咏》《文心雕龙》等光耀千古的巨作。

稳定的政治环境下人口也大量增长,安康发展到了二十八万户,接近一百四十万人口,是世界上罕见的大都会。人口的繁荣,带来了经济的繁荣,尤其以秦淮河最为瞩目。

建康之外的吴郡,会稽也发展成了繁华的大都市,整个三吴地区,皆是一片盛景。许多仰慕的国家皆来朝贺,其中还有很多的外国僧侣,来自天竺的菩提达摩就曾与梁武帝有过一次的交谈,后来他成为了中国禅宗的创始人。

六十五岁的梁武帝有了舍身的念头后,就把大量的精力放在了佛教上,并且在他的余生中四次舍身同泰寺。在梁武帝舍身期间,并没有大臣篡权和部下叛乱的事情,可见梁武帝以儒治国取得了成功。

在梁武帝四次舍身期间,他接受了落难的北方魏人侯景的投靠,却节外生枝地演变成了历史上著名的侯景之乱。最后梁武帝失去了自己打造了多年的江山,但此时的他没有难过,大臣危机时刻的舍身,让他确认了自己在政治上的成功。

历史是一面镜子,梁武帝曾用这面镜子汲取前朝的教训,取得治国的成就。时间把梁武帝推向了历史深处,他也成了一面镜子,生动地反映着政权之所以兴盛,之所以灭亡。

中国通史梁武帝治国内容概括

梁武帝登台之初,时局的动乱和儒家思想的衰落,使老百姓逐渐向佛教靠拢,到了东晋以后,社会成佛风气更加兴盛,据史料记载,东晋有僧尼两万多人,到南朝宋齐两代达到三万多人,到了梁代则一下子翻了两倍多,人数猛增到8万多人。

即位不久,深谋远虑的梁武帝修建了很多寺庙,其中有两座格外引人注目,这两座寺庙的出名,不仅是因为丰美华丽,它们是梁武帝以自己父母的名义建立的,大爱敬寺建造得非常华丽,宛若天宫一样。大智若寺也是殿堂宏伟宽敞,有一座七层宝塔,房屋和走廊相接,中间不时点缀着花果,寺院有500尼姑,不时讲讼。寺院建成后,梁武帝为父母举行了盛大法式,每月初一十五,还要亲自祭拜,梁武帝这样的行动不仅感动了身边大臣,也震撼了全国百姓。

为父母建寺庙,只是梁武帝为儒家思想披上佛教外衣,定佛教为国教。梁武帝要在建康设立主要招收寒门子弟的五经馆,并且免除他们的生活的费,考试及格就给官做,这条消息吹开了寒门子弟深锁许久的眉头,不几日,每个馆就各招收到数百名学生。五经馆是梁武帝按儒家五经设置的学校,由当时最为著名的五位儒家学者分别负责,以教授学生学习儒家经典,随后推广儒家教育的学校,在各州郡遍地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