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扰乱公共秩序行为侵犯的客体是社会公共秩序。所谓“公共秩序”,主要是指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学习、工作、科研等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稳定的合法的社会状态。
(二)客观方面表现为扰乱公共秩序,情节轻微,尚不够刑事处罚的各种行为。
(三)扰乱公共秩序行为的主体是年满14周岁,具有责任能力的公民,单位不构成本行为的主体。(四)行为人的主观方面是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为会扰乱公共秩序危害社会而故意为之。
原创 | 2022-12-04 16:06:16 |浏览:1.6万
(一)扰乱公共秩序行为侵犯的客体是社会公共秩序。所谓“公共秩序”,主要是指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学习、工作、科研等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稳定的合法的社会状态。
(二)客观方面表现为扰乱公共秩序,情节轻微,尚不够刑事处罚的各种行为。
(三)扰乱公共秩序行为的主体是年满14周岁,具有责任能力的公民,单位不构成本行为的主体。(四)行为人的主观方面是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为会扰乱公共秩序危害社会而故意为之。
Copyright 2005-2020 www.kxting.com 版权所有 | 湘ICP备2023022655号
声明: 本站所有内容均只可用于学习参考,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47085,1089@qq.com